淋病的病因以及症状
淋病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性传播疾病,近年来发病率居我国首位,多发于青年男女,对人体危害非常之大。
上海男子医院医生为您介绍淋病的发病原因:
1、发现1879年,奈瑟从35例急性尿道炎、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病人的分泌物中,分离出淋病双球菌。1885年,Bumm在人、牛或羊的凝固血清培养基上培养淋球菌获得成功,将菌种接种于健康人的尿道内也可产生同样的症状。至此,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的结论始告成立。
2、形态与染色淋球菌呈卵圆形或豆形,菌体长0.6~0.8µm,宽约0.5µm。常成对排列,邻近面扁平或稍凹陷,像两粒豆子对在一起。无鞭毛,不形成芽孢。在急性感染的机体内,其形态较典型,多位于xibao浆内。慢性期则在xibao外。淋球菌革兰染色阴性。用碱性美蓝染色时,菌体呈蓝色。用Pappehheim Saathof染色时,菌体呈红色,背景为天蓝色,十分清晰。
淋球菌在人工培养基上有五种不同的菌落形态,分别称为T1,T2,T3,T4,T5,其中T1和T2有毒力,T3和T4无菌毛,不能感染人类。
3、菌体结构淋球菌的致病主要与菌体外面的结构有密切关系。淋球菌外面结构为外膜,外膜的主要成分为膜蛋白、脂多糖和菌毛。膜蛋白可使淋球菌黏附于人体黏膜上,通过xibao吞噬作用进人xibao,在xibao内大量繁殖,导致xibao崩解,淋球菌扩散到黏膜下层引起感染。菌毛易黏附于子宫腔和口腔上皮xibao表面,有致病力及传染性。
4、培养与生化特性在含有动物蛋白质如血液、血清、蛋黄、腹水等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。培养的适宜温度为35~36℃,适宜pH为7.5,需要在5%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。
在人体尿道中可使葡萄糖发酵,但不能使果糖发酵,因此,可利用这一特性作葡萄糖发酵试验,以与脑膜炎双球菌鉴别。淋球菌不产生靛基质及硫化氢,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氧化酶,这在早期鉴定有一定意义。
5、营养分型根据淋球菌培养时所需要的氨基酸和核酸营养基础,可将淋球菌分为35个营养型,其中Arg、Hyx、Ura型淋球菌可引起无症状淋病及播散性淋病,对血清具有抗力,但对青霉素及其他一些药物则敏感。
6、抵抗力淋球菌较为娇嫩,怕干燥,适宜在潮湿、温度为35~36℃、含2.5%~5.0%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,其生长的适pH为7.0~7.5。淋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差,在有用干燥的环境中1~2h即死亡,但若附着于衣裤和被褥中,则能生存18~24h,在厚层脓液或湿润的物体上可存活数天。在50℃仅能存活5min。淋球菌对常用的黏膜杀菌剂抵抗力很弱。中科院微生所以常用的娇妍洁阴洗液作测试,淋球菌在娇妍洁阴洗液作用下1min内大部分被杀灭,淋球菌对可溶性银盐也很敏感,1∶4000硝酸银溶液可使其在7min内死亡,使脓液中的淋球菌2min内死亡。1%苯酚(石炭酸)溶液能在3min内将其杀灭。除耐药菌株外,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,但抗生素的小抑菌浓度逐渐有所提高。
淋病患者的症状:
一、因大量淋病双球菌感染和脓液不断刺激尿道口而形成尿道口外翻。用手从阴茎根部向尿道口挤压,可将脓液或粘液挤至尿道口排出。
二、两侧淋巴结可轻度肿大、压痛。
三、尿道疼痛表现为微痛或重痛,小便排尿疼痛加剧,尤以刚开始排尿时更痛。因排尿时疼痛,不敢排尿,而有排尿中断现象。
四、尿道口红肿、发痒及轻微刺痛,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,严重者有轻度肿胀,引起排尿困难。
五、可有腰酸、腰痛、会阴及附睾剧烈疼痛、射精疼,甚至血精等症状,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寒战、发热。
六、急性尿道炎经1~3周后,症状逐渐减轻,化脓、排脓减少,黏稠的黄白色脓汁渐渐变成少量稀薄性分泌物。6周后尿道分泌物可有用消失,而进入静止期或慢性期。此时常被病人忽视或自认为已自愈。在静止期间常因过度性交、酗酒、劳累等原因,又可转为急性发作期。二者交替发生。由于炎症的反反复作,导致疤痕形成而引起尿道狭窄。
七、阴茎也常因疼痛而勃起。阴茎微弯微痛,与性欲勃起不同。同时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炎、腹股沟处说疼痛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压痛。可发生急性前列腺炎、急性精囊炎、急性附睾炎、急性精索炎等并发症。
九龙男子医院医生温馨提示:以上就是对淋病的一些介绍,患有淋病者应该及早到医院接受检查。
- 上一篇:淋病的“面孔”是多种多样的!
- 下一篇:淋病患者的护理